4月17日,在沙巴体育_大发体育娱乐在线¥投注官网开发区第四届公益创投项目——“以邻助邻”关爱独居老人项目结项会上,家住苏桂院小区的独居老人朱国秋欣喜地拿到不久前拍摄的照片:“多少年没拍照片了,很感谢志愿者。”
活动现场,送照片、过生日、拉家常……别开生面的活动,吸引社区居民积极前往。
一张张笑脸,是“以邻助邻”关爱独居老人项目带来的变化。过去10个月,幸福家人公益协会依托丰富的社会资源和城食膳粮社区食堂的优势,通过需求调研,形成“健康守护+心理慰藉+社交赋能”服务矩阵,涵盖义诊义剪、心理疏导、社交活动等多元内容,用爱心和专业服务为老人们搭建起一座温暖的桥梁。
当好居民“贴心人” 志愿服务暖人心
志和社区是一个以征迁安置村为主的融合型社区,现有6个安置小区。“房子多了之后,很多老人都不与子女住在一起,刚开始接触这些老人时,孤独、高龄、情绪低落,成为他们共同的标签。”项目负责人、幸福家人公益协会副会长雷素君告诉记者,义诊、理发、精神陪伴是在前期走访调研过程中大多数老人提出的三大需求。
如何能让老人在需要时享受到快捷、便利的服务?什么样的服务能更容易获得老人信任?这些问题一直萦绕在雷素君的心头。“由于腿脚不便、子女不在身边等因素,很多老人长时间没有进行身体检查,比如有些在吃降压药的,一直没有调整过药量。”雷素君说,为提升老年人健康意识和健康水平,协会积极链接医院专家、退休医生志愿者等资源,每月一次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展义诊活动。
测量血压、公益听诊、药物咨询……一场场义诊为老年人带来“家门口”的优质医疗服务,将惠民实事落到了实处。家住智合院的范大爷是义诊的受益者之一。范大爷患有糖尿病,由于坐车不便,日常吃的药物基本由子女去药店或卫生院购买。义诊中,医生志愿者为范大爷测量血糖,并指导其用药。“这样的活动很方便我们,幸福感就是这样来的。”范大爷说。
“哎呀,你们来啦。”打开门看到志愿者,苏桂院小区居民何阿姨喜上眉梢。由于肢体残疾,何阿姨不爱出门,唯一的爱好就是在电脑上打牌。走访过程中,志愿者得知何阿姨的处境后,只要一有活动,就邀请何阿姨参加。“阿姨,我们平常助餐有点忙不过来,能不能帮帮忙?”在志愿者的求助下,何阿姨成了小区助餐员。一段时间过去,志愿者们惊喜地发现,何阿姨与邻居们逐渐熟悉,下楼的次数也多了。“打心底里感谢志愿者们的付出,生活在志和感觉很幸福。”在结项会上,何阿姨哽咽着说。
为了丰富老年人日常生活,满足社交需求,幸福家人公益协会累计开展46场活动,其中22场“送戏进社区”,惠及4000余人次。
邻居变志愿者 构建“以邻助邻”互助网络
“以邻助邻”关爱独居老人项目终有结束的一天,如何让为老服务延续?
“在项目实施过程中,我们培育了银龄互助队、青年助老团两支志愿者队伍,如今已经成为温暖传递的中坚力量。”雷素君说,目前300余名邻里志愿者充分发挥邻里间“平时距离近、遇事反应快、急难可相助”的天然纽带优势,累计开展服务1300余次。
“素君,这几天太潮了,我想把床垫翻个面,能不能来一下?”前几天,雷素君接到了苏桂院小区独居老人熊阿姨打来的求助电话。为了能第一时间解决熊阿姨的困难,雷素君联系了青年助老团志愿者、小区监控室保安吴燕如。了解情况后,吴燕如二话没说,上门帮老人把床垫翻过来。“志愿者们经常上门,这份坚持不容易。”吴燕如说,在志愿者的带领下,自己也报名参加了青年助老团,想为居民做点力所能及的事。
吴优仙与马金香是两对门的邻居,都是独居老人,也是银龄互助队的成员,平常有事两姐妹相互照应着,敲敲门、聊聊天,相互提醒参加社区活动。如今,马金香的儿子回家看望母亲时,也不忘敲敲吴优仙家的门,看看有没有什么需要搭把手的地方。“我觉得这种形式挺好,都说远亲不如近邻,大家有事能相互帮忙、相互照应,邻里关系亲近了很多。”马金香说。
据相关数据统计,“以邻助邻”关爱独居老人项目开展以来,志和社区老人抑郁量表评分下降42%,社交活跃度提升65%,逐渐实现了从“养老”到“享老”的转变。
项目虽已结项,但关爱永不停歇。“希望能够带动大发体育娱乐在线的人参与进来,让项目成为一股温暖的力量,也让大发体育娱乐在线的老人感受到社会的关爱与温暖。”雷素君表示,新培育的志愿队伍将建立常态化服务机制,今后继续为社区老人提供暖心服务。